2020年,工业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信息通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就5G下一步怎么走,芯片缺货如何解决,开放外资限制将如何影响车企等热点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焦非 摄)
2020年工业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
田玉龙介绍,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和严峻国内外形势,工信部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积极支持企业纾困,总体看工业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工业经济保持平稳恢复的态势。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一季度的受疫情冲击比较大,下降8.4%。二、三、四三个季度逐季回升。制造业31大类中的20个类别增加值实现增长,2020年前11个月规上企业利润增长达到2.4%,全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4.5%。
第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逆势增长,结构调整、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达到7.1%,高于整体工业4.3个百分点,智能化、升级型的新型产品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增长比较快。
第三,政策落地助力企业脱困。2020年全年累计清偿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1865亿元,这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方,总体来说企业经营状态在逐渐改善。
对于信息通信业的情况,田玉龙表示,2020年信息通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年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0.6%,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3.3%。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
2021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
“2020年,我国5G商用发展应该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2020年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个,5G+远程会诊在19个省份的60多家医院上线使用,5G+自动驾驶、5G+智慧电网、5G+远程教育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赵志国介绍,2021年,工信部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网络覆盖能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深化5G网络建设部署,2021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在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覆盖的基础上,加速向有条件的县镇延伸,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5G站址、用电等相关政策,通过推进5G虚拟专网等多种方式,按需做好工业、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网络建设,实现更广范围、更多层次的5G网络覆盖。
二是提升应用创新能力。培育5G+增强现实、5G+虚拟现实、沉浸式游戏等新兴消费模式,推进5G融入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利用5G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网络,优化生产流程,打造远程操控、质量检测、智能物流等典型场景,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实现绿色节能发展。
三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根据5G国际标准R17、R18等版本的导入进程,加快网络切片、边缘计算、5G增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部署,加快定制化、经济型5G芯片、模组、终端等关键产品和器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产业短板弱项的攻关力度,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持续组织开展5G毫米波试验,超前谋划、系统布局产业未来发展。
如何看待芯片缺货潮?工信部:全球均出现产能紧张
2021年初,我国芯片行业的缺货潮仍未得到缓解,芯片产能紧张如何解决备受各界关注。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随着社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集成电路作为智能设备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需求持续旺盛,特别是疫情带动了线上交流需求,对数据中心服务器和智能终端芯片的需求快速上升,全球主要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均出现产能紧张的情况。
黄利斌表示,国务院于2020年8月印发实施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下一步,工信部将做好《若干政策》的落实工作,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支持国内外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提升集成电路的供给能力。
放开外资投资限制后,部分汽车企业将面临“出局”风险
“在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秉持开放发展的原则,可以说中国是全世界最为开放的汽车市场之一。”黄利斌表示,按照中央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统一部署,工信部于2018年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不超过2家的限制,届时汽车外资投资将全面开放。
黄利斌认为汽车行业的扩大开放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进程的加快,国际知名汽车企业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合作,有效推动了我国配套产业链的完善提升,促进了技术进步,带动了就业与经济增长。我国企业也在与国际高手“过招”的竞争中,提升了技术水平、磨炼了竞争本领,向市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另一方面,全面放开外资投资限制后,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创新能力不足,适应能力较差的企业将会面临“出局”的风险,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的进程可能加快。
黄利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与相关国家积极开展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维护汽车供应链稳定畅通,引导行业企业主动应变、苦练内功,开发先进适用车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将有新发展格局。
支持加强技术攻关解决电动车低温使用问题
在严寒天气下,许多电动车出现低温环境性能下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出现明显的性能下降,电池容量衰减,续驶里程缩水,特别是最近北方城市遭遇寒潮气温骤降,问题更加凸显。
黄利斌认为,这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也只有依靠更高水平的发展去解决。相信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政策的完善,新能源汽车低温使用性能一定会获得实质性提升。
黄利斌表示,电动汽车低温使用问题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近期,工信部又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推动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三项措施:
一是要求汽车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诉求。组织行业机构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科学使用。
二是支持整车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加强技术攻关,提升电动汽车低温行驶性能,改善用户体验。
三是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加快推广应用中国工况,明确低温环境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加强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检查。目前,重点企业、行业机构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发布冬季用车指南,增配售后服务力量,布局科技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