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两年的上涨,许多股票的估值高高在上,进入2021年,经济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市场近期的波动加大,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2021年甚至更长远的A股市场机会?
2月5日,证券时报特邀中欧瑞博创始人、董事长吴伟志做客时报会客厅,与投资者探讨为什么说这次牛市不一样。
访谈精彩回顾
证券时报记者:最近大家都在讲2021年要降低投资预期,或者说A股进入牛市尾部阶段了。您对今年的资本市场怎么看呢?目前的市场处在什么阶段?
吴伟志:当下的A股市场分化是比较严重的。截至2月4日收盘,有42%的股票创下了2019年1月1日以来的新低,这种现象在过去的牛市中是看不到的。而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消费等领域的赛道中,有很多公司涨了5倍、10倍甚至更多,这些公司明显处于牛市。整体来看,市场还是属于典型的牛市。第一,过去两年整体估值在不断提升;第二,过去两年,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有很好的财富效应。
证券时报记者:所以您认为尽管有分化,2021年还是会有很多投资机会的,是吗?
吴伟志:是的,现在看来2021年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机会不大。我们认为这次牛市的特征可以称之为“排队走向泡沫”,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节奏,会独立走自己的牛熊市 。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各个行业会轮动上涨吗?
吴伟志:不完全是这样。一般来讲,牛市从开始走向中期,会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但是这一轮很多公司没有上涨,主要是创新低的公司和板块很多是在历史上被高估的,现在在走向回归。好公司、估值合理才会有上涨机会,并不是不涨的公司都会有机会。在这一轮牛市中,我认为会有一些“主旋律”贯穿始终,比如新经济领域的龙头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您的投资风格大概是什么类型?比较喜欢关注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吴伟志:所有的投资者在研究中始终都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投什么样的公司,二是怎么和市场打交道。
买什么是内因,也是最重要的,我本身是喜欢成长股,坚定选择每个赛道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公司,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会对牛熊循环所处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牛市来了以进攻的心态面对市场,熊市来了会以防守的心态面对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现在大盘处于“春夏秋冬”中的哪个季节?新能源板块处于哪个季节?
吴伟志:大盘目前综合来说是夏季,就属于牛市的中期,很多指标还在印证这一点,比如投资者的财富效应不错,基金发行火热等。
新能源汽车板块,从产业角度看还是萌芽期。目前全球销量在300万量左右,根据模型十年后大概会到4000万辆,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市场角度看我们认为也是夏季,还没有明显入秋。
证券时报记者:货币政策的收紧对市场会有哪些影响?
吴伟志:从最近央行的一些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政策中,我们能明显看出,政府调控的意愿非常明确。我们认为这恰恰是好事,也是这一轮牛市与过往最大的不同。过往,政府在牛市中期是不会干预的,而这一轮是全程干预。政府的调控是希望延长全面泡沫化的时间,目前局部泡沫化是有的。
证券时报记者:以当下的时间点来看,市场的机会还多吗?
吴伟志:现在和两年前比确实机会少了、空间也小了。但是现在这个阶段做投资可能更快乐,“夏季”的特点是虽然很多东西都不便宜但是买进就涨。这轮投资难是因为和指数无关,关键是投企业。其实,不知不觉中,中国股市已经具备了一些成熟市场的特征。这一轮只要坚持基本面选股,都是有收益的。在这个阶段也还是能找到值得投资得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投资的本质是什么?投资中最难的事是什么?
吴伟志:在二级市场中投资成功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成长型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关键是找到成长的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如预期。低估型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关键是找到当下的价值比价格高的企业。趋势投资者则是研究投资者博弈心理,顺势而为。其实这三种方法独立做好都是能成功的,但是混在一起会犯大错误。我个人属于成长型价值投资,我认为最难的是,在当下能看到未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也正是因为难,所以能带来很好的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作为成长型价值投资者,如果对未来的预测失误怎么办?您有可以借鉴的失败经验吗?
吴伟志:作为一个投资者,一定要具备一种如履薄冰的意识,要记住一点,我们做的每一个判断都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有纠错机制。当公司发展不符合预期时,一定要及时纠错。
我们也犯过一些错误。比如,2012年我们曾经买过一家百货公司,当时这家公司正在做MBO(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有意识地多提费用、少报利润。当时我们认为MBO之后管理层会释放利润,这个企业是被低估的,结果后来的确如此,但是市场对这家公司的观点发生了变化,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百货公司的估值在下行,最后我们离场了。
证券时报记者:在您印象中,哪一年的市场切换是印象最深刻的?当时有哪些策略?现在来看有哪些复盘经验?
吴伟志:最难受的是2018年。我们在年初时认为市场已经进入熊市中后期,仓位逐渐从防守变成中性。但随后受贸易战影响,市场继续下跌,我们的产品也出现不小的回撤。四季度之后市场普遍很悲观 ,这时我们判断市场已经到了熊市后期。
我们认为,熊市后期一般有几个特点:估值足够便宜,到了长期低位;投资者情绪足够悲观;出现了各种熊市末期经常发生的现象如大股东爆仓、私募基金清盘等。加仓的信号:上市公司频繁爆雷但是市场不跌了;在低估值区间,并已具备拐点。
证券时报记者:新经济中的哪些细分领域您比较看好?
吴伟志:互联网应用领域,除了我们已知的头部公司,这个赛道还经常会有新的龙头跑出来,值得长期关注。在线教育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空间。
此外,新能源汽车、光伏、消费也是长期的好赛道。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不可能每个赛道都研究清楚,需要聚焦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行业和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最近学习价值投资公认比较成功的两位投资人,李录是扎进了银行股里,而张磊则瞄上了新能源。这两个方向恰恰有点像天平的两头。当前如果二选一的话,您的投资理念会更看好哪个行业?为什么?
吴伟志:如果从长期持有的角度,银行不是一个好赛道。按照国外历史看,会出现银行还在、股东被洗掉的情况,比如花旗银行历史上经历过两次股东归零。因为银行是高杠杆行业,是对系统性有重大影响的金融机构,每一轮一旦有大的金融危机,银行本金基本亏掉,老股东就会被洗掉。从长期看不是特别好,但是不代表不能投资。现在银行、地产是价值投资者很喜欢的。不少中国的银行PB在0.4左右,这有点过于悲观了,银行股存在估值修复的可能。但什么时候修复、以什么速度修复,不好确定。
证券时报记者:您刚刚提到新经济领域的龙头公司会是这轮牛市中贯穿始终的主旋律,那么还会有哪些即将登场的“配角”呢?
吴伟志:银行、地产现在存在估值修复的预期。
周期性行业,一般在牛市后期会有表现。经过长期牛市,经济恢复到一定时段,大宗商品价格会上涨,周期行业阶段性的相对收益会很明显。我们有一个研究,医药、消费在牛市的初期中期相对收益很明显,但是中期到后期阶段会比周期行业差。
但是这轮牛市一定要买公司,不能只看行业。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选公司一定要搞清哪些问题?
吴伟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行业的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所选的公司是否具备这个因素。
比如白酒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啤酒是渠道。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则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研发能力,技术到达一定水平后第二阶段就是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