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省通办”逐渐成为热词,在长三角更是如此。
近日,上海杨浦区、苏州高新区、浙江台州市和安徽亳州市共同举行线上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四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据悉,2020年10月,台州市与上海市杨浦区已开启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在此基础上,苏州市高新区、安徽省亳州市积极加入,达成了四方合作共建共识。
政务服务“破壁出圈”
自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明确14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要求后,各地的“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跑出“加速度”,为打造便民利企的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上述四地目前已就梳理事项清单、明确业务标准、制定办理流程、设置通办窗口、建立授权信任机制、畅通邮政寄递渠道等六个方面确定合作内容。围绕市场监管、社保、医疗、民政等九个重点领域,形成了首批72项通办事项清单。
四地明确,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窗通办”系统,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的系统性重塑,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标准统一、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三省一市“跨省通办”新模式,着力营造便民利企的良好发展软环境,实现四地政务服务协同联动发展。
这只是长三角各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一个缩影。
“跨省通办”相关工作的进度时间表已列出。2020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安徽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方案》,其中提到了三步走的工作目标: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2020年底前,实现第一批事项“跨省通办”,推动更多事项“省内通办”、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同步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2021年以后,不断拓展“跨省通办”的范围和深度,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是必做事项之一。今年4月1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2021年江苏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要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21年年底前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就医结算备案、社保卡申领、户口迁移等74项事项异地可办。持续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加快推进与对口帮扶支援合作省区、淮海经济区、苏皖合作示范区“跨省通办”等。
营造便民利企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难点、堵点被逐渐攻克。
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唐大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识别个人的真实身份,通常需要个人亲自到场,这是‘跨省通办’需要克服的堵点。随着信息科技发展,以及与移动互联网充分结合后,人脸识别、声音和指纹等特征识别已非常成熟,打通了政务服务最难的节点,远程办事成为可能。国务院早就要求各省尽快实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未来,全国性一网通办指日可待。”
“近年来,无论是海南自贸港,还是自贸试验区,都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包括一网通办、多证合一等。此外,还充分发挥多方协同联动效应,通过共享信息等方式,实现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
知名评论家解筱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效率变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服务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解筱文补充道,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将倒逼政务信息化技术发展,政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跨省通办”将向”区域通办””全国通办”发展。